乘势而上,谱写体育学院建设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体会
赵盛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于2020年10月29日由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描绘了远景画图、吹响了战斗号角,认真学习《建议》精神,倍感鼓舞,体会颇多,现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建议》主要内容
《建议》分15部分,共60条。
第一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三个方面,精准总结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理性研判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提出二〇三五年要基本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第二部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该部分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具体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并且说明,“十四五规划”要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简单阐释了二者相互兼容、相互支持的关系。
第三部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第一、二部分讲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从第三部分开始具体讲怎么办的问题。关键词是“创新”,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四个方面,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第四部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五方面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五部分,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主要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等途径来实现。
第六部分,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第七部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八部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要通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等措施来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第九部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十部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十一部分,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通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等方式,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第十二部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十三部分,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第十四部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要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要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第十五部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保持香港和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二、几点体会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学院发展的根本遵循
《建议》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归纳为五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我们要始终坚持在校党委领导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专业技能素养为己任,权为师生所用、情为师生所系、利为师生所谋,学院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成果师生共享,维护师生根本利益;要与时俱进,实时研判,推动改革,加大对外交流开放力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使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要统筹推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增加福利待遇、兼顾效率公平、保障安全稳定等工作,发挥师生工作、学习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师生根本利益是学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议》第十二部分指出,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这一部分讲的是民生问题,涉及人民群众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状况等。我们应该如何维护好师生根本利益,解决好民生问题呢?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师生根本利益作为学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放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二是规划中要丝丝入扣,制定十四五规划时,既要上接天线,又要下接地气;既要预设跳起来摘桃子的困难,也要让全体师生能够顺利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目标要清晰、措施要具体,时时处处统筹学院发展和民生问题。三是行动时要勤勉务实,“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论是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还是中层干部,或者是普通教师,都是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团结一致、勤奋上进,出实招、做实事,当好模范、立好榜样,以勤奋的工作赢得全院师生的支持和信任,提高向心力、凝聚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激发师生参与学院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三)激发师生创新活力是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议》第三部分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十三五期间,学院确立了“面向体育教师行业,培养高素质、教学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方向,形成了“一专多能”的办学理念和“培养与使用并举”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确定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体育事业人才培养目标,取得了“学院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效果。学院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0人,硕士研究生17人,2021年学院计划引进教师8人;学生总数637人,本科生365人、专科生272人,2021年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学生规模将突破700人。十四五怎么发展,人才是关键。个人觉得,一是要加大教师招聘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应聘人员毕业学校范围,提高毕业学校层次,争取完成8个指标任务,优化学院教师队伍结构,还要加大博士、教授引进力度;二是要加大内部培养培优力度,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开阔视野、提高境界;三是要加大教学质量检测力度,通过学生评、同行评、教研室评、学院评等方式,举办师范生技能大赛、说课竞赛、教学明星评比等活动,苦炼内功,加强内涵建设;四是要加大科研团队建设力度,每位教师都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各教研室切实履职尽责,进行整合、优化,形成团队,联合作战,争取尽快出大成果、拿大项目;五是加大学生考研辅导力度,要制定办法,细化方案,全力推进,要通过建立本科生兴趣小组开展健康教育、社区体育活动、中小学体育教育等调查研究,打造各类教学科研研究平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四)为“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力量是学院发展必须担当的使命
《建议》指出,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体育院校,要加强学科建设、做好专业规划,为专业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设定学习目标;要加强学院文化建设,总结提炼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特色,固化已有成果,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答应不答应”为风向标,将各项工作向纵深推进;要加强学生运动队建设,通过参与各项赛事,提高运动水平和知名度;要加强公共体育课教学研究,培育大健康、大体育观念,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为“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十九届五中全会已全面开启十四五建设的新征程,我们要乘势而上,谱写体育学院建设发展的新篇章。势就是形势、机会。抓住机会,学院将得到长足发展;错过时机,各项事业不进则退。这个势有哪些呢?
个人分析,从国家层面讲,9月2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强调要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十四五”时期,要科学研判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已经出台,蓝图已经绘制,特别是要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目标,必定在体育运动、卫生健康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体育总局 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体发〔2020〕1号)为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从社会层面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对健康、体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重视,势必加强体育文化、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建设。从其他省市情况看,云南省率先实施体育中考100分制,教育部高度评价,这是体育行业要重点发展的时代最强音,意味着中小学体育将会得到高度重视,体育教师数量将会急剧增加,也意味着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我们需要培养大量中小学体育教师。从学校发展情况看,十四五规划正在制定、本科合格评估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人事考核制度绩效分配制度马上就要出台、各种场馆建设即将上马,学校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都是积极的、向上向好的,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学院实际情况看,一是领导班子正在配齐配强,更加团结和谐、更加勤奋努力、更加规范有序;二是中年以上教师教学严谨,经验丰富,作为中坚力量给青年教师带了好头、做了示范;三是青年教师激情满满,踏实肯学,为学院注入新的活力,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学院教师学历层次大幅提高;四是学院正脚踏实地制定十四五规划,必将引领各项事业发展;五是本科学生总数超过专科,学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素质明显提升,教学科研平台更为广阔;六是随着体育馆项目落成,教育教学环境将大为改善。综上所述,从国家、社会、学校到学院,形势是向好的,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抖擞精神,不负时代,不负重托,乘势而上,谱写学院发展建设新篇章。